中西醫合併治療是注定失敗的。這位男病人沒有聽我的說話,來我處求治肺癌,治療期間同時又看西醫,不斷做了大量檢查,服用抗生素,注射嗎啡止痛針,最終掉了寶貴的生命。

他有長期吸煙的陋習,亦患上了糖尿病,自證實患上第四期肺癌後,才開始戒煙。他於一六年來看病,時年五十七歲,見他精神不錯,常露笑容,面黑無光澤,雙手指甲變黑,一看便知做了化療。他說四月時出現不適,似有感冒,不時咳嗽,最初不以為意,後來頸痛,找耳鼻喉專家檢查,發覺右頸下淋巴腫大,切片化驗,屬於惡性,再照Ⅹ光,右肺上部有3cm直徑腫瘤,後來再照正電子掃描(PET scan),證實患上癌症,決定打化療針醫治,至第六針時,副作用實在太大,經常腹脹厭食,胸口翳悶。後來醫生說所用的化療藥已不能控制癌細胞生長,建議另用新藥,病人恐副作用更大,遂來我這裡求治。我要求他停止一切西藥治療,不能再做任何入侵性的測試,放棄服用其太太給他的冬蟲草,我的經驗是此藥物,雖然極之昂貴,但卻會加速癌細胞生長。

開始飲藥後,身體發熱,入睡後有冒汗,時多時少,心翳減輕,少了腹脹,胃口大開,手腳比以前暖和,早上恢復有晨勃現象,每天均有大便,初為條狀,後變稀爛,此為排毒現象。首次覆診,病人表示思維有所改善,反應快了,早上空腹血醣指數約為7.1,飯後兩小時為7.9,口水增多,身體正常,唯一的是眼乾澀未見改善。帶來尿液有橙色和淺黃色,是從心內排出瘀血,顯示心臓因化療受到嚴重損害,自服藥後心力增強,手汗減少。

紅血球量 未達標準

病人拿來最新一期驗血報告給我看,紅血球數量未達標準,這表示缺乏了血紅素,由於他食慾不振,營養不良,亦是造成紅血球不足的原因,因此大腦缺血,生理機能減退,故需強心。在談話中,他提起多年前肝內長了一個血管瘤,難怪報告內其中一項肝酵素指數超標。雖然病人右頸淋巴結節基本已消失,但我在初診時按其患處,感覺有一小硬塊,服藥後仍有小痛。病人右耳旁以前長有一個小瘤,內積存液體,後被抽出,現仍有些脹大。我告訴他飲藥後,淋巴結節會先脹大,然後會慢慢消散,微痛亦會同時出現。

第二次覆診,病人開始感到右肺上端部位有輕微的痛,右頸近鎖骨的淋巴結節比上星期脹大了一些,這都是正常的反應。伸出雙手,手指沒有顫抖,指甲黑氣有減退,脈象均勻有力,睡眠有汗,汗味很臭。帶來的尿液其中一瓶下截是橙色,上截是鮮紅色,應是從心室帶出來的血栓。另一瓶是底部黑色,上半部黃褐色,黑色的東西可能是化療的毒素。病人的心再無任何不適,口水多了,眼乾澀也減少了。

第三次覆診,病人又給了我最新的騐血報告,胰臟癌抗原 CA 19.9 為101.2,上個月是132.4,初診前為87.5,即是說指數先升高,然後再下跌,這是好現象。他說,最近胃口很好,手背、手指黑氣逐漸減退,祇是右頸淋巴結節,  和右肺上端有些刺痛。

到了第四次覆診,病人重了三磅,右肺上端之刺痛全部消失,淋巴結節開始輭化,變成小粒點。第七次覆診,他新一期驗血報告中顯示,  紅血球和血紅素均提升,三酸甘油脂下跌一半,由411降至217,表示心臓有了改善。肝功能方面,除了球蛋白稍為高些外,其它一切正常。空腹血醣指數為8.5,稍為高些。體重是165磅,比初診的156磅重了九磅。他心情開朗,精神很好,友人均說他面色好多了。

第八次覆診,見他愈來愈好,面上黑氣減退,沒有咳嗽,他說有幾晚出現腳抽筋,我建議每天吃兩隻香蕉,補充鉀元素。到了第九次覆診,他的體重突然減了三磅,究其原因,這幾天工作繁忙,要接待外賓,其中一天更是失眠,故才引至消廋。上次帶來的尿液經氧化後,其中四瓶鼓脹起來,表示尿液中含糖份較多,經發酵後產生氣體使瓶脹大。

右肺上端 腫瘤縮小

第十次覆診,病人帶來了一個喜訊,他給我最新的肺部Ⅹ光片,與上一次比較,照片花白的影像減少了,黑色反而增加,右肺上端腫瘤縮少。按他頸右邊的淋巴多了一小硬塊。分析之下,應是淋巴週邊組織不斷輭化而出現下陷,使原來長在旁邊的組織突出,而非長出硬塊。面色方面,愈來愈白淨,手指頭的黑氣全退,睡眠大便正常,手腳暖和,一切正常。由於身體病情改善,病人心情開朗,與太太同遊大陸、澳門幾天,回港之後第十二次覆診,他說右手臂關節出現疼痛,我表示無需太過擔心,這是腦部積瘀排出時,壓着神經所致。他又指出,頸背部位有被拉扯着,肌肉緊綳,頭上下擺動時很不舒服。至於右頸下的兩小淋巴結節則無大變化,間中有些少痛。

在初診時,我便特別提示病人少照Ⅹ光片,這會對他的淋巴有傷害的,但這次他沒有和我商量,便聽西醫的指示去照X光,照了頸椎部位,我再次提醒他不要再做任何無謂的測試,引起不良的效果,令病情更加複雜。事緣他往西醫處,聽取上次Ⅹ光片的分析,該西醫的說法和我一樣,同時指出病人的肩痛不是因肺癌擴散引起,而是神經痛,我早前亦分析是積瘀壓着神經引起。病人聽了該西醫的說話,用Ⅹ光照了多次頸椎,看是否有東西壓着神經引起疼痛,我反對照Ⅹ光,是因為會對淋巴造成傷害。他亦曾用超聲波檢查右頸淋巴結節,因為當時右手肩膊出現疼痛。

病人疼痛持續難當,到了晚上,感覺麻痺,影響睡眠,肩頸肌肉緊綳 ,頭部無力,抬不起來。我認為他最近血醣指數升高,有可能令微絲血管破裂,產生瘀血,壓逼腦神經,才引起肩膊痛,在第十四次覆診,他表示由於太痛,曾出外做按摩,但於事無補,痛麻依舊。我用手摸其右頸淋巴結節,發覺其中一小硬塊不見了。

他再次驗血,紅血球及血紅素均正常,白血球數目增加,CA19.9 癌指數由上次的132.4,颷升至520,CEA由5.4升至24.92,從數字來說,都是增加了,但由於目前正在大量排毒,所以數字上升不足為奇,另方面可能與照Ⅹ光有關,令癌細胞惡化,增加了毒素。血醣指數為11.4,比上一次升了2.9,其它各方面大致差不多。第十六次覆診,見病人頸上的淋巴結節沒有上次明顯,而週邊的組織似乎腫了起來,蓋過了結節,右胸上部(肺右上端位置)也腫了起來,但沒有痛。我指出頸淋巴和右胸腫起,可能亦因肩膊痛楚而照了Ⅹ光,令上述兩地方淋巴腫脹,如果是這樣的話,治療時間便會延長。

第十八次覆診,病人右頸淋巴結節開始變輭,比上週細了一些,右胸之腫亦平伏了些,右肩之痛麻則變本加厲,他扺受不了,逕自服用西藥「必理痛」止痛,並且用熱毛巾敷上患處,情況稍為緩和。不過到了下一次覆診,右肩仍未見改善,手不能抬起,要用左手幫助,才能舉起。由於痛楚的原因,每晚祇能睡上三個小時,精神轉差,面色變黑。第二十二次覆診,他不能前來,要我到他家出診,見他躺在床上,很難坐起,否則會痛,右胸上端已消腫,但有微痛,有幾次咳出血絲,前幾天曾因肩痛,扺受不了,其太太送他到仁安醫院,打了一支止痛針。我一直都很反對中西並用的,據我多年行醫的經驗,強力止痛針是壞心和破壞腦神經系統的。我發覺每當他出現不適或一些突發事件時,他太太總是立即送他到醫院,而不會先聼取我的意見,都是過後才告訴我,西醫為他做了些甚麼,而每次出院時的效果,都是比未入院前差很多。我認為這次肩痛,是另一種神經痛,原因是淋巴腫脹,壓逼神經而産生的,當然這亦是淋巴癌症狀之一。病人太太說,其夫右頸淋巴腫了很多,按之很硬,但昨天卻輭了很多,不過底部依然很硬。

由於肩痛持續,病人逕自再往醫院打止痛針,我恐有副作用,叫他取藥名給我查看它的副作用。第二十三次覆診,病人幾天前曾有一次咳出兩塊血痰,覺得胸肺鬆了很多。疼痛令他情緒不穩,再進醫院留醫,除打了止痛針外,還做了磁力共振(MRI)檢查,同時發現肺有血色積水,這應是我的藥在打散肺內壞死組織而出現的,我向西醫建議不要用抗生素消炎,因為我的中藥是有消炎作用的,而抗生素卻會嚴重傷害心臓,病人太太亦同意我的建議。最後祗抽走肺積水,並開始用氧氣幫助呼吸。

住院期間,西醫驗血說病人有肺炎,替他注射抗生素,殊不知他仍有服用中藥,正為他帶出大量毒素,西醫卻誤診為肺炎病菌,就在這中西合治的環境下,他打了不少止痛針、抗生素、治糖尿的胰島素等西藥,後來病情便告急轉直下,頸及背部淋巴腫脹,右上臂亦腫了起來。西醫後來想替他照正電子掃描(PET Scan),看看肩痛是否因癌引起,因為要注射放射性顯影劑,病人夫婦反對才作罷。到此為止,院方已無計可施,建議轉介到公立醫院,甚至善終醫院。

病人出院後,我到他家中覆診,見他右眼似是閉着睜不開,精神萎靡,右腹、右頸腫大,由此可知注射抗生素的禍害,這令他心力大幅下降,血液循環減慢,水分不能排出,引起淋巴腫大。他的右上臂嚴重水腫,比左手大了一倍,右肩頸亦有水腫,背部肌肉堅硬。第二十七次覆診,我發覺他服用兩類止痛藥,其中一類含有嗎啡成份,兩類藥的副作用都很大,如出現小便困難、心律不正、呼吸困難、引起抑鬱、血管性水腫或喉頭水腫,嚴重者可致命,我勸他勿再服用,他說今早曾咳出鮮血。第二十八次覆診,我聽病人太太說要帶丈夫往醫院覆診,我追問為何,始知病人要檢查是否有肺積水,我指醫院充滿細菌,醫生有可能再用抗生素,後來病人表示不去醫院覆診了。為了消除他右肩的水腫,我建議他每天多服用一次中藥,並且加用人參以強心,希望能盡快排出右肩和右臂的水腫。

我曾於一個月前,參加了絲綢之路旅遊團。去前一天,到他家中覆診,見他精神有好轉,可以大聲說話,詳述在醫院治療時的過程,當天我見他的右肩右臂的水腫,已經大部分消散,證明多飲一次中藥和加用人參,對其心臟確有明顯功效,血液循環增強,大部分水腫排出了,照片顯示左右手臂大小已接近一様了,録象也可見到他說話時有講有笑,對自己的病情很清楚,對生命仍然充滿信心。可是在旅遊一個多星期內,病人很少給我報導病况。

待我從新彊旅遊回來,致電給病人太太,才知悉病人在我旅遊期間,曾因右肩疼痛,又入院打了五次含嗎啡的強力止痛針,腦部功能受到嚴重破壞,最後引至呼吸困難,入院照肺後,Ⅹ光片顯示右肺全花,並有積水,無法吞嚥,插喉困難,至此已陷絕境,不多久便辭世了。這個病例,開始治療時,成效斐然,但由於病人不斷找西醫照X光,引至淋巴腫脹,甚至出現劇痛,加之病人常出入醫院作檢查,採用抗生素及含嗎啡藥物止痛等治療方法,最後竟在我離港兩個星期內失去生命,真的不可思議。病人是於二零一六年十月十二日初診,至二零一七年五月十九日,共歷時八個月,診症共三十一次。

 

中醫區錫機撰文  日期:二零一九年二月十九日

如有垂詢,可電郵至:sikkeeau@gmail.com

醫案編號: 161012